龙年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规划如何度过阖家欢乐的节日,不论是置办年货、外出旅游还是礼赠亲友都离不开“消费”。近日,巴州区市场监管局根据既往投诉数据和消费舆情,向广大消费者发出春节消费提示。
一、理性选择,合理适度消费
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重在团圆、祥和、喜庆的氛围,而非制造铺张、奢侈、浪费的场面。所谓“年年有余”是指每年仓有余粮,库有余钱,而不是制造浪费。为此,倡议广大消费者春节期间继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购买礼品、食品等年货要适量,自觉抵制浪费行为。消费者无论是在家下厨,还是在外聚餐,都应适度点餐用餐,践行“光盘行动”;在礼品的选择上应以突出心意和祝福为主,不盲目追求高价格、重包装的“面子工程”,摒弃商品过度包装之风。
二、购置年货,注重商品品质
消费者购置年货食品,要注意商品品牌、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按需选购年货礼品,做到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减少奢侈消费。线上购物要选择正规电商平台,合理行使“七日无理由退换货”的权利。不轻信商家的宣传噱头和低价诱惑,详细了解促销规则,防止商家不予退换。购买黄金类贵重商品时,既要留意计价方式,看清是“一口价”还是“按克价”,还应仔细阅读换购规则,并把商家给予的“终身免费换新”等口头承诺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
三、“一老一小”,加强消费引导
每逢春节,老年人面临更多的保健食品促销,未成年人则手握“压岁钱”,在玩具、文具、游戏等方面消费机会增加。消费者要对家里的老人孩子多介绍安全消费知识,引导他们科学理性消费。购买保健食品时,要“一看二查三辨”,即查看销售场所资质,特别关注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或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编号);要查验外包装和说明书,认准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要辨别不良商家的虚假广告或夸大宣传,牢记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也不能代替日常饮食。购买玩具、文具时,要注意查看强制性产品认证3C标志,查看商标、厂名、厂址等标签标识;游戏充值需经父母或监护人代理、同意,应在家长的监督下进行,避免一次性充值金额过多;去游乐场所游玩时,要根据年龄、身高、身体状况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游乐项目。
四、预付消费,谨慎办卡充值
春节期间,家政、洗车洗衣、美容美发美甲等行业的部分商家价格上涨,建议消费者提前预约,做好计划,尽量避开“过年价”,选择明码标价的店家,能有效避免消费纠纷。
春节前后也是预付消费充值办卡的高峰期,广大消费者不要轻信打折、赠送等宣传诱惑,一定要考虑实际需要、使用频次等因素;如果确需购买,要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企业,审慎了解商家的资信情况,注意充值金额不宜过大,续费时间不宜过长,尽量购买周期较短、金额较少的预付卡;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尽量签订书面合同,明确预付卡的有效期限、优惠承诺、使用范围、退款条件和违约责任等信息。
五、保留凭证,及时依法维权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不论是线上或是线下购物,应注意保留购物发票、交易记录等消费凭证。如果发生消费纠纷,要依法理性维权,及时与商家或交易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投诉。涉市场监管领域的消费纠纷,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的APP、微信公众号、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等网络渠道,或拨打12345、12315热线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