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巴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4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升执法水平,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人责任人职责情况
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明确局党组书记、局长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同部署同安排,每季度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1次,及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专题研究以法治政府建设等为内容的依法治区工作,为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行政执法领导。由“一把手”直管法治审核工作,参加案件讨论的人员均取得行政执法资格。二是快速稳定执法队伍。因机构改革,住建、水利、粮食领域划入人员、编制和职责,均快速承接,保证工作不断。三是增强法制审核力量。明确由政策法规股进行法制审核,配备2名专职法制审核人员并聘请法律顾问1名。
(二)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
我局结合义乌市行政执法局驻援我局,精心组织全区乡镇(街道)共35人前往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有效推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事业发展;草拟了乡镇片区改革试点方案,已向区级分管领导汇报待审批后实施;将综合行政执法清单及下放乡镇权力清单梳理成册等待印发。
(三)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
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下沉社区开展普法,结合“国家安全日”、“宪法日”等深入挂联乡镇、村社区开展法制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活动,发放《民法典》、《行政处罚法》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30余人次,提升群众法治观念,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行执法与普法同步。
(四)强化执法监督
一是围绕破解乡镇执法人员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的现状。我局通过充分考察和细致调研,梳理更新编印了《巴州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制度汇编》,基本采用图表式、清单式说明,便于乡镇行政执法人员快速入门、精准执法。二是全面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五张清单”落实。督促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追溯管理。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于处罚,实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三是开展涉企监督检查,确保“企业宁静日”工作落实。做到无事不扰,全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五)强化工作举措,务实推动中心工作
1.全力以赴解难题。主动承担问题楼盘化解工作,全力牵头处理金河小区遗留问题,充分掌握遗留问题要点的基础上,制定了《金河小区问题楼盘化解工作清单》,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深入施工一线推进建设进度,妥善解决了“复工难”问题。通过驻点化解,金河小区已复工、程序性办结,计划2025年完工。
2.保安全、守底线,群众生活更加美好。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切实做到抓安全就是抓发展。一是抓实防火指导工作。督促三江镇森林防灭火工作,我局和三江镇开展联合检查40余次,将防火工作做细做实,坚决杜绝森林火灾事故发生。二是抓实巡河工作。作为“竹筏溪”河长制联系单位,我局组织干部定期开展巡河工作,全年共巡河16次、发现问题3起,均及时提醒乡镇并追踪完成整改,切实加强联系乡镇生态环境保护。三是抓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持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局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分组划片区对乡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常态化宣传巡查督导,全年共督察30余次,发现问题5起,均已现场立即整改,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底线。
三、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执法后勤保证不足。执法条件有待改善,执法经费紧缺、执法装备服装缺乏、执法用房建设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执法效果。
(二)执法专业人员不足。行政执法人员法律专业少,缺乏必要系统规范的专业法律培训,导致执法人员的专业法律素质、综合执法水平和专业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执法创新不足。由于惯性思维和经费不足,对执法活动开展还是“老套路”,没有适应新时代变化,新举措、新亮点不多。
四、2025年工作打算
(一) 深化执法队伍建设。继续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完善执法人员管理制度,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
(二)创新普法宣传模式。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普法覆盖面,开展针对性更强的普法活动,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三) 优化执法监督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全过程记录和法制审核,确保执法行为规范透明。
(四) 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