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精准普法 护航营商
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遇到法律难题怎么办?如何快速联系律师释疑解惑……
为充分发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专业优势,护航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巴州区采取开展律师与项目(企业)结对服务、主动提供上门法律服务、开发线上服务窗口等措施,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在巴投资兴业。
结对联系 及时纾解企业发展难题
3月17日,全市招商引资项目法律服务专项行动暨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信访包案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指出新思路,激发企业发展信心和动力。
今年以来,市委高度重视司法行政工作,将营商环境列为重点,将依法行政作为关键,作出了让法治真正融入巴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因和血脉、为全市所有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提供法律服务的重要部署。
如此安排,便如是行动。根据律所服务能力优势、项目(企业)规模性质,巴州区立马着手落实律师与项目(企业)“1对1”“2对1”“3对1”结对服务,组织律师入园进企“把脉问诊”,通过电话、微信与项目(企业)负责人或中层管理人员建立联系。
今年3月以来,巴州区组织动员辖区3家律师事务所45名律师,采取“主动上门+预约服务”方式,为19个市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治体检、合同审查、纠纷调处等响应式法律服务,真正做到“企有所呼、法有所应”,助力企业在巴落地“安家”。
“律师会针对企业一般法律问题进行电话或微信解答,对疑难复杂法律问题提前预约上门服务,最大程度避免打扰企业,这样的服务很贴心。”2011年,费尔顿酒店被招引到巴中,酒店总经理助理李经伟是巴中营商环境日益向好的见证者,他说,“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涉及法律的困难和问题,律师们会共同分析研判,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有效化解难题。”
组团上门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9月13日,巴中市营商环境观察体验活动举行。营商环境“观察员”、营商环境“监测点”负责人以及市县有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聆听建议、交流意见。
会上,四川领绣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林主动分享了邀请律师进企业的“趣事”,“之前区政府组织律师上门讲解经营中容易遇到的法律纠纷等问题,讲得十分详细。后来,我们又主动邀请律师来给我们讲解。”
律师群体是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也是评价地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
“根据企业性质和法律需求,组建‘党员+律师’背包跑团队伍,在入企座谈、你问我答中,普及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提供及时的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治体检、公证指引等法律服务。”巴州区行政审批和数据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党员+律师”背包跑团队伍先后深入巴州工业园、巴州区循环经济企业孵化园,为麦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大庆荣川石油机械(巴中巴州)油气田废水及固废处理厂建设项目等多家企业(项目)提供法律服务。
在律师服务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中,巴州区先后提供法治体检服务5次,开展上门普法服务22场次,解答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职工法律咨询80余人次,为相关企业提出法律意见6条。
靠前服务 延伸惠民服务窗口
9月15日下午4点,市民吴先生来到巴中市江南公证处办证大厅,申请办理抵押借款合同赋强公证。由于不知需要提供的具体证明材料,没有带不动产登记证明,吴先生无奈地表示“只能明天再跑一趟了”。
了解到吴先生的具体情况后,公证员岳华立即给吴先生演示如何在手机上使用“巴中市江南公证处微信小程序”:“您不需要再跑一趟,只需上传相关材料、照片以及PDF文档,便可在线申请办理,我们会同步受理。您也可以在小程序上查看电子公证书,后续再将公证书邮寄到您手上。”
“巴中市江南公证处微信小程序”的上线,让群众和企业体验到“互联网+公证”线上服务新模式带来的高效便捷。今年以来,司法行政干警、党员律师率先垂范,将公共法律服务宣传纳入上门服务内容,结合“送法进企业”,大力宣传“12348”中国法律服务APP、“12348”法律服务热线、巴中市江南公证处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服务窗口,引导企业职工线上快捷办理法律服务。
紧贴群众和企业不断增长的公证服务需求,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巴州区落地落实。
同时,今年5月,巴州区启动建设巴州工业园公共法律服务站,打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等法律服务驻“园”窗口,推动企业及职工便捷办理法律服务。
专业的法律服务入园进企,受到企业群众广泛好评。今年以来,巴州区依托法律服务队伍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累计办理涉企法律援助案件120件、公证案件215件,调处涉企矛盾纠纷56件。(记者 姜春)